橡胶林中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3-08

 “这是我们橡胶林里的‘玫瑰’。”海南农垦海胶集团新中分公司东星派驻组主任卓晖华这样向记者介绍一位多次在海胶集团全国系统范围内获得“割胶神刀手”称号的“80后”割胶工农春兰。从事割胶工作16年来,农春兰悉心照顾着2000多棵橡胶树,为国家上缴胶水高达4万多公斤。

  “在海南岛上建成这么大的天然生产橡胶基地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海南农垦海胶集团新中分公司总经理陈道鹤告诉记者,“国际植物学专家曾经普遍认为,橡胶树主要分布于南北纬10°内,北纬17°以外的橡胶树是不能成活的,而海南岛恰恰就位于北纬17°以外。可海南农垦人愣是突破了橡胶种植的禁区,没有让西方国家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用橡胶这种重要战略物资扼住我们的脖子。”

  海垦人突破了橡胶种植的禁区,成千上百个像农春兰一样的割胶姑娘,突破了橡胶林对女性的禁区。割胶是一项极其艰辛的工作,要在每天凌晨三四点胶林水汽最充沛的时候去割胶,再在清晨将几千棵树上收集的上百斤胶水背下山来,“有时候实在背不动了,要把老公叫起来帮忙。”农春兰说。因为要在夜间翻山越岭,割胶姑娘们常常要两人同行,互相照应。

  为了缓解队里胶工不足的问题,农春兰主动承担了6个“树位”的工作量,相当于农场两个男性职工满负荷的工作量。这意味着她要每天夜里12点徒步40多分钟,翻过山岭到最远的“树位”开始割胶,一直到清晨六七点钟割完,每晚会磨钝两把胶刀,每月要走烂一双鞋子。天亮了,给一双儿女做好早饭,上山收胶下山缴胶,一直忙到晚饭前,才能睡上几个钟头。

  为了照管好国家的橡胶林,农春兰在管树上一点儿也不惜力。割胶时借着胶灯微弱的灯光眯着眼睛仔细下刀,不舍得伤树皮,不舍得加刀加药。护树时超标准施肥、盖草,清理林道通风,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即便是曾经受过伤的老胶树也能逐渐焕发生机,产胶量慢慢高起来。

  卓晖华说:“像农春兰这样技术好,又能扎根连队,爱树保树的割胶工越来越少了。割胶工是非常特殊的工种,真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爱,拿到岗位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