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8年(1919年),日本华侨广东籍容子光、容祝三兄弟与潘氏兄弟约集资金2万银元,在上海横浜桥堍士庆路创办中华制造橡皮有限公司(简称中华橡皮厂),为上海第一家民族橡胶工厂。
当时,工厂规模很小,仅有2台日本制造的小型开炼机及一些辅机装备,由容子光执掌技术,雇男女工人约70人,生产“燕子”牌人力车胎、皮鞋底跟及玩具气球等橡胶制品。该厂历时仅三载,因技术落后,产品质差,无法与洋货竞销而倒闭。紧接其后,由社会福利机构开办的上海模范工厂在江湾火车站西新设一家橡皮分厂,也生产过同类制品,并且扩大到皮球、套鞋及一些工业零件。民国11年,张礼林等合伙盘进日商亚细亚橡皮厂,改名亚洲橡皮厂,自行设计制造国产胶鞋品种“一品”牌舌口套鞋。可是同样受技术和资金因素制约,经不起日货冲击排挤,未经多久即亏蚀殆尽,宣告歇业。
中华、模范、亚洲3家橡胶厂创业艰难,虽先后失败,但由此打破列强商品独占中国市场的局面,从而开创了上海民族橡胶工业的历史。(文/天然橡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