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子午线轮胎质量鉴定知识

发布时间:2015-05-28 22:06:31   人浏览 来源: 橡胶技术网

橡胶技术网 - 技术讲堂

 (6)撞击,擦伤---外力造成。

(7)轮辋割伤子口:子口胶条只有一头连在胎圈上,且胶条细,切口较直。

抽丝爆造成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结构设计或生产工艺问题。

2、性能问题---能力问题如散热能力,承载能力(子口强度)。

3、轮辋问题

4、使用问题

五、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子口部出现问题比例大的原因

   子午线轮胎滚动阻力与轮胎的使用性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轮胎滚动时,断面上的能量耗散分布(即应力,应变分布)产生滞后损失而生热,轮胎使用性能降低,从而影响轮胎的使用。

    内力---物质内部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互作用的力。

    应力---以分布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来衡量内力在截面积上的聚集程度。

    应变---在应力作用下,物质内部发生的形变。 

    弹性滞后---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应变落后应力的现象称为弹性滞后。它把部分动能转变为热能,储存在物体内部,物体会发热。当轮胎内部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时,热生成(使用问题)等于热分散(结构设计)的等量平衡(热饱和)就会被打破,从而使轮胎使用性能降低,影响轮胎的使用。

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各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分布所占比例为:

胎面39%.带束层8%,胎体帘布6%,基部胶5%。

胎冠及胎肩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合计为58%。

胎圈14%,三角胶13%,胎体帘布6%。

子口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合计为33%。

内衬层8%,胎侧胶7%,胎体帘布6%。

胎侧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合计21%。

从以上比例分配可以看出,轮胎材料滞后损失能量(生热量)主要集中在胎面部位,其次是胎圈部位。就是说胎面胎圈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分布所占的比例最大,产生的滞后损失就大,产生的热量相应也大,同时对应部件越易出现问题。

1、轮胎在滚动时,胎肩部位所受到的交变应力(即,拉伸,压缩,剪切各种应力同时存在的多项应力)最大也最复杂,产生滞后损失而生热量最大,出现问题的几率就大。

2、带束层承受着胎体的60——75%的应力,所以带束层端点蠕动量最大,生热量就大,端点包胶就容易脱离,从而造成肩部脱层/带束层端点松散。

3、轮胎内磨擦产生的能量消耗占轮胎总能量消耗的80%以上。

4、胎圈部位出现问题多的原因也是如此。

5、子午线轮胎由于胎体帘线呈子午向(径向)排列,在负荷状态下胎侧径向变形大,因侧向刚性低,胎侧胶承受的应力高。在此情况下,胎侧中部橡胶经受双向伸张(这也是造成胎侧拉链爆的原因之一),而胎圈区和胎面边端则为双向压缩,从而致使胎圈区产生屈挠裂口或导致带束层与胎面边端脱层。

六、特殊问题分析

1、抽丝扫伤

(1)抽出部分外力伤损是否严重,明显。

(2)断丝端点是缩径或切割。

(3)子口部位是否存在正常的质量问题。

(4)抽出部分确实被扫伤,但未抽出胎体是不会有外伤的。如果紧挨抽出部分的胎体有外伤,那么就不能断定是先抽出后扫伤。

2、拉链爆

(1)胎体接头过大时,容易挤压胎体钢丝,造成此部位钢丝受力过大而崩断。而钢丝帘布劈缝,稀线或钢丝交叉,因帘布钢丝受力不均,造成脱层/断丝/拉链式爆破/u爆。

(2)外力损伤,是否有径向裂口。

(3)爆破口可以是弧形,轻微s形。

(4)缺气碾伤。

3、双病象

(1)带束层是否刺穿,有无垫子,修补。

(2)受伤部位带束层是否锈蚀,松散。

(3)是否串气----毛细管现象。

(4)是否因外力造成脱层/断丝。

在双病象处理时要注意的问题---轮胎扎伤,受撞击或缺气时容易造成子口裂,且裂口边缘棱角分明,尖锐。这是鉴定先扎后裂的方法之一。

    4、U形爆破

(1)内露丝。

(2)外撞内裂

(3)内衬层脱层/内衬层强度不够。

5、胎侧接头大/胎体稀线/劈缝/钢丝交叉。

    6、子口三角胶断裂

(1)下三角胶硬度不够/抗撕裂强度低。

(2)断裂的三角胶呈撕裂状,分层,有时含有气泡,严重的呈海绵状。

7、胎体钢丝帘线与轮胎性能的关系

    钢丝帘线单股钢丝直径大,超载能力强。但耐疲劳性能差,生热高,易折断,高速性能相对差。而高速性能好的轮胎,帘布钢丝单股直径一般相对小,且柔软性相对好,耐疲劳性好,生热低。

8、胎里露丝

(1)胎里露丝属于外观缺陷

一般在胎肩花纹块相对应的胎里部位,轮胎充气后,在行驶过程中胎体帘线与橡胶之间或内胎与胎体帘线之间摩擦生热,导致内衬层胶料强度降低。由于内压的原因,使胎里钢丝显露出来。因为钢丝帘线挂胶,而内衬层多为溴化丁基胶(比较硬),使用前,质检过程中较难发现。

分析内露丝的原因,首先要观察露丝的尺寸/面积大小和市场反应的数量。根据生产日期和批次,结合病象查找原因。

(2)胶料不足/流动性过大

l  A、半成品部件尺寸过小

胎面,胎侧,胎肩垫胶等半成品部件尺寸过小,导致轮胎体材料不足。过渡层和气密层胶料在内压的作用下向外流动致使胎里胶料不足,造成胎里露线。

    过渡层和气密层厚度过小也会导致定型和硫化过程中胎里胶料不足。

解决措施:避免半成品部件尺寸在公差下线。

结构设计时适当增大胎肩垫胶厚度,为减小模型花纹沟处帘线的过度变形,又可使更多的胶料向花纹沟处流动,避免气密层胶料通过胎体帘布向模型花纹沟处填充。

l  B、过渡层胶料门尼粘度过小

胶料门尼粘度过小,胶料在粘流状态时流动性过大,在内压作用下胶料由内向外流动,致使胎里露线。此情况下的胎里露线一般批量出现。注:在硫化过程中,各种胶部件胶料迁移渗透,由于各种部件胶料配方及性能不同,所以容易出现部件之间脱层。再由于内衬层胶变薄,强度降低,在使用过城中易磨破,造成胎里露线。

(3)胎体骨架部分存在问题

转自:橡胶技术网,橡胶行业门户网站!

橡胶人才网
橡胶技术网 www.www.ic-34.com!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首页 | 橡胶新闻 | 橡胶价格 | 市场数据 | 橡胶技术 | 资料下载 | 橡胶文化 | 橡胶标准 | 橡胶制品 | 橡胶管理 | 橡胶展会 | 胶网图片 | 橡胶招聘 | 橡胶人才 | 橡胶论坛
联系电话:021-59195925 咨询合作:13524284813 邮箱:loogo@163.com 橡胶技术网为你服务 QQ: 36656166
橡胶门户网 Copyright 2006-2020 胶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