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第一人:刀安仁

发布时间:2014-12-21 14:05:35   人浏览 来源: 橡胶技术网

橡胶技术网 - 橡胶人物

  刀安仁(1872—1913),傣族,又名郗安仁,字沛生,傣语官名"帕荫法",云南省盈江县新城人,为干崖(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第21任宣抚使司,中国同盟会员,著名傣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童年在宣抚使司署内接受傣文、汉文教育,敏慧好学,颖悟超群,博览傣、汉文经史,所书欧体正楷俊秀坚挺有奇气。其性格"精明而沉静".主要著作有《抗英记》、《游历记》、《狱中级事》、《傣文诗韵》、傣剧本《阿銮相勐》、《陶禾生》等。

  光绪十七年(1891)春正月,刀安仁承袭干崖宣抚使司职。同年秋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间,英国侵略军从缅甸屡次进犯干崖铁壁关地区,刀安仁召集当地各族勇士500余名,驻扎铁壁关大青树地区迎击侵略军。在八年的抗英作战中,刀安仁带领各族健儿运用原始武器采用"七里蜂护窝战术"(即把军队分成许多班组隐蔽在丛林中,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号令一响,火枪齐鸣,弩箭齐发,长刀挥舞,棍棒扫腿,到处撕杀,以弱胜强)和"天光报信法"(即在干崖地大盈江两岸的山坡上,包括铁壁关大青树营盘和司署驻地的新城凤凰山设了8个点,每个点设置一面大镜子和若干士兵,以镜子的反射光传递信息)传递消息。英军每次入侵,均遭重创而溃退。后清政府屈服于英国政府淫威拱手出让领土主权,勒令刀安仁限期撤离铁壁关,否则当诛灭九族。刀安仁悲愤至极,仰天长啸:"小民尚知守土,朝廷却忍辱求荣,如斯沉沦,国将不国"挥泪撤兵。

  为寻求一条富国强兵之路,刀安仁曾多次到东南亚各国游历考察,并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从马来西亚引进8000株橡胶苗种植于干崖凤凰山,为我国引种橡胶树之始。(现仅存一棵,被誉为"中国橡胶母树")。打破了《大英百科全书》"北纬21度线以北绝对栽不活橡胶"的论断,也寸丁破了帝国主义专家学者"中国不能种橡胶"的结论。光绪三十一年(1905),刀安仁在缅甸仰光结识进步华侨丘仁恩、庄银安、徐赞周、陈甘泉等,并接受民主革命思想。这些进步华侨称赞刀安仁"谈吐不凡,有志仇满",遂各自"倾吐心腹、引为知己",刀安仁慷慨发誓"以举兵滇边为己任".返回干崖后,刀安仁创办军国民学校,招收边疆有志青年,习武操练,聚集力量。同年秋初,刀安仁邀请著名革命党人秦力山携陈仲赫、陈守礼、李贞壮、陈仁和、谢玉兔等反清志士,一同由缅甸仰光赴干崖任教,开展反清革命活动。

  光绪三十二年(1906)初,刀安仁执秦力山致孙中山、黄兴的介绍信,率十余名傣族男女青年东渡日本求学。抵达日本东京后,由孙中山、黄兴及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安排,刀安仁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法政科学习,其余随行傣族青年分别在东京相关学校学习军事、工业和农技。同年五月三十一日,经吕志伊介绍,孙中山主盟,刀安仁在东京力口入中国同盟会,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中最早的同盟会员。为资助革命,刀安仁函告家人变卖家产,向同盟会捐赠2万银元。次年,刀安仁再次函告家人变卖、抵押家产5万银元,部份捐赠同盟会,部份购买枪支及机器设备,以筹办滇西起义和发展边疆实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刀安仁率干崖留学生及数名日本专家技师回国,在干崖开办火柴制造、印刷,纺织等工厂,开云南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之先河。他还开设"新城银庄",发行银票,积极筹措革命活动经费。并在干崖旧城、弄璋、芒线、小辛街等地创办学校,启迪民智识。

  刀安仁兴办实业的活动,使清朝统治者恐惶不安,以"制造军火,图谋造反’’的罪名,横加干涉,百般阻挠,最终付诸东流。刀安仁从此便全力筹划滇西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刀安仁致函中国同盟会仰光分会"派同志赴干崖筹商大举",仰光分会派黄毓英、王仰思、俞华伟、杜韩甫等同盟会员,前往干崖协助刀安仁。革命活动蓬勃展开,仰光分会即时呈报总理(孙中山)取进止,孙中山亲笔嘉奖。并命杨振鸿赴干崖会同刀安仁组织发动滇西起义。11月底,刀安仁取出自日本购来的部份枪支弹药组织起义骨干力量"敢死队",由杨振鸿带领从干崖出发经数日跋涉进攻永昌城(今云南省保山市),后因泄密而失败,杨振鸿因劳累过度、身染重病在转移途中去世,参与永昌起义的张文光等逃往干崖隐蔽,与刀安仁一道筹划东山再起。1911年8月,中国同盟会仰光分会同意刀安仁再次举行滇西起义计划,并派人将孙中山制定的《革命方略》和"滇西国民军都督府"大印送交刀安仁掌管。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后,刀安仁与张文光、刘辅国在干崖司署决定立刻举兵响应。1 0月27日(农历九月初六)滇西起义的枪声再次在腾越(今云南省腾冲县城)打响,进展极为顺利,清朝在腾越设立的镇台、抚台衙门及各署局相继被起义军占领。起义成功后,刀安仁被推举为"滇西国民军都督府"都督。

  孙中山闻讯继武昌起义后云南首义成功,特致贺电以示鼓励。1912年2月,刀安仁抵南京晋见孙中山,3月,南京临时政府听信诬告,秘密拘禁刀安仁,不久又转至北京关押。被囚期间,刀安仁写下了"日月如镜照肝胆,惟效武穆赴风波"的悲壮诗句。

  8月底,经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全力营救,刀安仁获释放,然身心已遭严重摧残。出狱后被委为陆军部中将咨议。10月,奉孙中山之命至山西视察铁路建设。11月返回北京,患病住院、卧床不起,于191 3年2月病逝,年仅41岁。北京政府追赠上将军衔,恤赏三千为追悼费,于191 3年2月18日停柩于北京龙泉寺。同盟会友亲临昭示,帐联罗列褒帙纷纷。孙中山致挽云:"边塞伟男,辛亥举义冠遇春:中华精英,癸丑同恸悲屈子。"反梓之日,遂殡人士达数千人,后安葬于干崖凤凰山。·刀安仁生前爱好文学,喜欢傣剧。被誉为"东南亚艺术明珠"的傣剧最初起起于古代的"布腾拉、雅送毫"(意为公公犁田、奶奶送饭)的对唱形式,至清朝初年发展成为有人物、有场景、有故事情节的演唱,但只是坐着或站着演唱,毫无动作表情。刀安仁袭职后,决心发展和改革傣剧,他先后创作和改编移植了《庄子试妻》、《陶禾生》、《千辨莲花》等傣剧本,还翻译了京剧《杨门女将》、《包公案》、《五虎平西》等作为傣剧来演唱,在唱腔上采取了傣剧和滇剧相结合的唱法,并增加了一些调子,他还把滇剧、京剧的文、武把式以及脸谱、锣鼓节拍融合进傣剧里面,使傣剧在干崖极盛一时,并向周邻傣族地区传播。同时,刀安仁还主持将《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汉族古典文学名著译为傣文,在边疆傣族地区广为流传。由刀安仁亲自编写的傣剧名作《阿銮相勐》至今在德宏和邻国傣族地区上演,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这次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傣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转自:橡胶技术网,橡胶行业门户网站!

橡胶人才网
橡胶技术网 www.www.ic-34.com!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首页 | 橡胶新闻 | 橡胶价格 | 市场数据 | 橡胶技术 | 资料下载 | 橡胶文化 | 橡胶标准 | 橡胶制品 | 橡胶管理 | 橡胶展会 | 胶网图片 | 橡胶招聘 | 橡胶人才 | 橡胶论坛
联系电话:021-59195925 咨询合作:13524284813 邮箱:loogo@163.com 橡胶技术网为你服务 QQ: 36656166
橡胶门户网 Copyright 2006-2020 胶网版权所有